豐盛意識

打造富足的五感花園

從金錢到靈性,找回你真心渴望的豐美生活。

我們似乎習慣了用數字來定義人生的價值,彷彿攤開一張無形的資產負債表,細數著收入、支出、存款數字。然而,數字越多就表示心裡愈充實嗎?會不會有人覺得,好像還缺了點什麼?

這一集的靈感,來自《The 5 Types of Wealth》,書中提出五種不同面向的財富觀,將它們視為人生的座標軸,引導我們描繪出一幅真正屬於自己、充滿意義的生命地圖。尤其書中強調那些常被我們忽略的「無形財富」,或許才是我們生命中最珍貴、最不該輕易流失的寶藏,我也非常認同。

今天,想跟你一起探索幾乎每個人都喜歡概念:富足。這裡分享的是我自己的體會,邀請您,跟我一起切換一個視角,想像一下,如果的人生是一座由您親手悉心照料、灌溉的美麗花園。這座花園裡,有充足的陽光、滋養的水源,由你選擇與栽種的植物,它會回應你的投入,悉心耕耘的地方,便會欣欣向榮;疏於照料之處,則可能逐漸荒蕪。

我想用這個人生花園的比喻,陪你一起探索,那讓生命豐盛、富足的樣貌吧。


豐盛意識,是你對待自己的方式

第一種富足,是我們最熟悉的:金錢的富足。 我把它比喻成花園裡的土壤。

沒有土壤,再好的種子也難以生根發芽;沒有金錢的流動與支持,我們的很多夢想與選擇,也會顯得寸步難行。

但問題不在於金錢本身,而在於我們對它的理解與關係。你有沒有觀察過,有些人明明擁有了許多資源,卻彷彿不知道該用在哪裡?或者,我們自己也可能不自覺地落入一種慣性:拼命去累積金錢,卻從未停下來想想,我究竟要在這片土地上,種下什麼?

我們太習慣把「賺到錢」當成目標,但其實,金錢從來都不是終點。它是一份資源,讓我們更靠近自己真正渴望生活的方式。我們真正想要的,難到是屯積許多土壤放在花園嗎?真的只是帳戶裡多一個零,還是那個能夠自己決定時間與空間的自由?真心想望的生活方式?或是那份能支持你跨出第一步、實現靈魂渴望的行動能量?

我自己在這段時間也有一些感觸。我們家毛孩們這段期間身體有些狀況,醫療的支出比預期高出不少,我發現,我對花錢在自己身上,會不自覺地猶豫和延後。那個感覺很微妙好像我的需要是可以被擱置的,下意識的把自己的需要放入非必要支出的欄目中。

後來是我在和伴侶的對話中,看見我現在對待自己、對待金錢的方式,正在提醒我:那是我真正想要活出的狀態嗎?

很多時候,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錢,而是更深的覺察:我現在的花費方式,是否真的支持我活出靈魂真正想過的生活?

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,如果今天,你的戶頭忽然多了一筆錢,你的第一個念頭會是什麼?

是先去吃個大餐或旅行享受一下,剩下的再存起來,或者,你會想拿它去完成一件你心裡一直很想做、卻總是推遲的事情?這個反應,其實也能照見你和金錢之間的狀態。

金錢真正的意義,不在於數字堆疊得多高,而在於我們如何使用它。你如何運用它,去滋養你活出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。

我也想邀請你一起來看看:

如果金錢是一片土壤,我正在種的是夢想,還是焦慮?

現在努力賺來的金錢,這些土壤,正在滋養的是什麼?是你真心嚮往的嗎?還是,你只是用它來對抗心裡那個「不夠」的聲音?

金錢可以是承載你夢想的肥沃土壤,但也可能變成把你埋起來的泥巴。關鍵就在於,你是不是已經開始,在那片屬於你的土地上,親手種下那朵你真心期盼、想要它盛開的花朵了呢?


 

第二種富足,是關係的富足

接下來我們要走進人生花園中的第二種富足——關係的富足。我常把它比喻成花園裡的植物,它們形形色色,各有姿態,有些柔軟、有些堅韌,有些低矮貼地,有些向光而生,但真正讓這座花園繁盛的,不只是植物的數量,而是它們之間的關係

在植物的世界裡,有個概念叫做「共榮植物」,也叫「伴生植物」。把它們種在一起,能讓彼此活得更好。像是迷迭香,它的氣味能驅蟲,可以把它種在葉子比較嬌嫩的香草如羅勒旁邊,就可以防止蟲蛀。又或者,有些植物高大能提供遮陰,幫助那些怕陽光直曬的植物保持濕度;但如果你把一株渴望陽光的植物種在過於陰暗的角落,它反而會慢慢凋零。

有一次我去義大利參觀酒莊,發現他們在每排葡萄藤的前面,都種了一株玫瑰。我詢問為什麼要這樣設計?酒莊主人告訴我,因為玫瑰對病蟲害特別敏感,如果有問題,它會最先發作,提醒我們趕快處理,才能保護整片葡萄園。

玫瑰雖然嬌嫩,卻是葡萄的守護者。

我們生命中的人際關係,也許就是這樣。

也許有些人,是你的迷迭香,有些人是你的遮陰樹,在你低潮的時候默默陪著你,讓你放下心防;還有些人,是你的玫瑰守護者,敏感、細膩,能察覺你的變化,提醒你照顧自己。

關係需要覺知與選擇。並不是每個人,都適合在你的生命裡長久共處。就像有些植物種在一起,雙方都無法好好成長。我們都可能曾經花很多力氣去維繫一段關係,僅僅是因為習慣、責任、愧疚,或是不知不覺成了依賴。但心裡卻早已知道,這段連結已經失去了滋養。

人際的富足,不見得是擁有多少人脈,但我們要能辨認,誰是彼此合適的好旅伴。有些人也許適合各自安好,因為需求不同,現在的目標不同,各自安好對彼此都好。

我們都可以在內在感覺一下:你的生命花園裡,現在有哪些人是你很想陪伴、願意一起成長的朋友?跟他們在一起時,你會不會更輕鬆、更像自己?又有哪些人,你其實已經不再渴望靠近,但因為習慣、責任、或一種說不出口的依賴,而讓你一直耗費心力去照顧這段連結?

你不需要每個人都喜歡你,就像花園裡不是每一株植物都能種在一起。但你值得與那些相互滋養的人,共同成長、彼此支持、共好。

邀請你問問自己:

  • 如果我的人生是一座花園,我想要讓哪些關係繼續滋長?
  • 又有哪些,是時候祝福、放手,讓彼此自由?

真正滋養的關係,不需要去證明自己的價值,不需要資源交換的,而是會讓你更像你自己。當我們在這樣的關係裡,也會自然地向光綻放。

人生花園裡的第三道養分:時間

時間的富足像是我們內在流動的河流。水是萬物得以成長的前提。沒有水源的澆灌,再美的花也會黯淡;沒有時間,再多的夢也難以開展。

我們太習慣把「時間的價值」跟「做了多少事情」畫上等號了。好像你做得越多,你的時間就用得越好、越有價值。可是你有沒有想過:其實那些珍貴的時間,反而可能在你什麼都不做的時候,在你臨在的時刻。

最近愛看的節目裡有一段喜歡的訪談。場景在歐洲山區一位溪流野釣專家,分享他的體會,說能探索我們周圍的自然環境,是一種很棒的生活方式。他像是在分享祕密一樣地說,當我獨自在河裡時,我能觸碰到天空,可以和神對話。我在這裡找到了我的教堂,我的信仰。

我相信他說的。那種寧靜,在當下,與自己同在,與天地合一的感受,那裡有你自己與生命本身的對話。

我們的時間表排滿代辦事項、責任與期待,但卻極少幫自己排進一項最核心的任務,和自己獨處,與自己說話,問自己:我還好嗎?我還相信什麼?我現在活著,是我選擇的樣子嗎?

我也想說一件常被忽略的事:有些生命的體會,是急不來的。

我們都想快一點知道答案,快一點找出自己的天賦、定位、方向。但有些東西,真的不是一時間努力積極地追求就會出現的。就算你現在已經站在它面前,如果你的內在還沒準備好,你仍舊看不見,也看不明白。

太急切想看見結果,很容易錯過那些本該緩慢成形的過程,以及其中的領悟。

偶爾有人會問我怎麼知道自己的天賦是什麼?我總是說,天賦不是一個可以直接獲得的結論,它更像是一種生命在時間裡蘊釀發酵的東西。

它更像是一顆種子。你必須花時間照顧它、練習它,讓它從一份直覺變成一項能力,再讓這項能力,在真實生活的土壤裡經過經驗的打磨,慢慢成為別人看得見、你自己也相信的天賦。

很多人不是沒有天賦,而是錯過了讓天賦被看見的時間,錯過了容許「還不確定」的階段。他們太快放棄,太快懷疑自己,太快想找到結果,卻忘了:時間,是你在這段旅程中,最有力的同盟。

所以我想說,時間的富足,也是一種對經驗的耐心。不僅擁有留白的餘裕,也是一種信任與允許。

想邀請你,最近為自己安排留白的時間,問問自己:

  • 我有沒有給自己足夠的空間,去陪伴那些暫時還沒有答案的問題?
  • 我在哪些地方,太快想要結果,反而失去了與過程共處的機會?
  • 如果我願意相信生命自有節奏,那麼現在我可以放下哪一種急迫呢?
  • 有沒有一件我其實很想做、卻總對自己說「等有時間再說」的事?

時間的富足,在你的臨在中,不只關於擁有使用的自由,它也是你與自己之間的愛的練習。


健康的富足如同陽光

當我們談到人生的第四種富足:健康的富足時,我會把它比喻成你生命花園裡的陽光

陽光是最自然的能量源,溫暖、穩定供應著生命的活力,失去了它,一切終將黯淡無光。

健康,不只是沒有生病,它是一種身心整體的能量狀態,是你是否還有足夠的精神與內在空間,去愛人、去創造、去體驗生活、去回應這個世界。它不只是身體的狀態,更是你是否還有餘裕過生活,而不是靠意志力硬撐。

我們很容易陷入一種錯覺,只要設定明確的目標、有計畫、有資源、有行動力,就能不斷往前推進。但真正影響我們行動品質的,是內在的身心容量。

當我們身體疲憊、精神渙散時,會發現,即使有再大的熱情,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完成,像久未曬太陽的植物,慢慢失去生機。

那些你以為只是心情不好、沒動力、無法專注的情況,很多時候都是內在失衡的提醒。

身體是誠實的,它不會說話,但會用它的方式來提醒你。你越壓抑的情緒,越容易在身體裡堆積成緊繃、疼痛、疲倦、失眠、慢性症狀;忽略的感受,會以各種形式出現在日常裡擾亂你的節奏。它用疲倦提醒你該暫停了;用緊繃告訴你太用力了;用胃痛、失眠、淚水和倦怠,告訴你有些情緒被壓太久了,長期的委屈正在找尋出口。

我最近又開始學習一門,關於身體的療癒,在過程中更感嘆人體的精妙與奧祕。佛家說「人身難得」,不只是形而上的概念,而是提醒我們,在這浩瀚的宇宙之中,得以成為人、擁有這具身體,並帶著自由意志活著,其實是極其珍貴的因緣果報。因為只有人類,能夠修行、能夠反思、能夠在每個當下重新選擇,是不是正與你的真實對齊。

這副身體,就是你此生的靈魂容器,它承載著你的光在這個世界行走,是你轉化與實踐的根本資源。

我們常常把「身心靈」這三個字連在一起,因為這是一個整體的系統。如果失去了其中之一的連結,就像乾枯的花園,無法滋養任何夢想與創造。

修行並不在遠方,它可以從每天一場專注的散步開始,從一頓願意好好選擇的午餐開始,從放下焦慮、願意靜下來傾聽身體開始。當我們善待自己,心也會安定下來,而靈性也才有可能真正落實在生活裡。富足其實就藏在這些平凡不被忽略的日常中。

邀請你找個時間感受一下:

  • 最近身體有沒有對你發出什麼訊號,而你還沒回應它的?
  • 有沒有哪一個習慣,其實正在消耗你的能量?
  • 你最近一次覺得身體真正有被照顧到,是什麼時候?你做了什麼?
  • 有什麼情緒或感受,其實已經壓抑很久,只是還沒來得及好好面對的呢?


 

靈性的富足

最後一種富足,是靈性的富足,我把它比喻成風。

這是你人生花園裡最根本的財富。 就像空氣,看不見也沒有形狀,卻是你每一口呼吸都需要的存在。

靈性是我們最根本的資源,是與靈魂、與萬有那股更大的生命力量的連結。這份連結,給你的是來自內心深處的安定與安全感,不需要由掌聲、成就或外在認可所定義,能夠在外在動盪中,依然有一盞燈在你心裡亮著,指引你回家。

靈性的富足,來自我們對生命的信任,願意與不確定共處的能力。你知道,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有其意義,你所在的位置從來都不是偶然;你願意走上這條生命道路,即使它尚未給出清晰的答案,你也願意繼續前行,甚至在懷疑之中仍然選擇相信愛的可能。

這份富足,不來自擁有什麼,而是一種存在狀態:在不被看見時,仍然知道自己的價值;在沒有答案時,依然選擇相信;在寂靜之中,仍然感到完整。它讓你可以不再追求控制,而是學習敞開,像風一樣流動。風不需要被掌控,它只需要你打開窗,不為它設下屏障。

你可能在閱讀一本書時感到內在被觸動,在大自然裡感受到生命的壯闊與神奇,在與自己的對話中聽見真實的聲音,也可能是在穿越恐懼的時候,感受到一股無聲但堅定的支持——那都是靈性的風,正在你生命裡吹過。

真正的靈性富足,是來自一種內在的穩定與對齊,讓你感受到來自天地的延續與傳承,你願意以靈魂為中心來生活。當靈性坐在生命的中心位置,其他的財富——金錢、人際關係、時間、健康——才會各自歸位,有了真正的重心與方向。你的生活不再只是被安排好的行程,而是一場有意識的參與,一種與生命同步的共振。

而當你與靈魂的連結變得深刻時,你對金錢的看法會改變,你不再只是計算收入支出,而會開始思考:「這筆錢,我願意用它來交換什麼樣的生命經驗?」你不再為了被喜歡而迎合,也不再因為怕孤單而妥協。你在關係中開始尋求真實,開始願意讓自己被看見,渴望的也不再只是表面上的熱絡,而是靈魂層次的共鳴。

你會發現,自己的腳步不再那麼匆忙,而是開始選擇一種符合靈魂節奏的步伐,願意更溫柔地,更有覺知地對待自己的身體,願意傾聽內在的需要。這樣的你,不僅富足,也在活出真正的自由。

與其說它是第五種財富,不如說,它是讓其他四種財富成為真正富足的核心。它像一股無形的風,貫穿整個人生花園,是所有滋養之流的起點與歸處。

現在,邀請你靜下來問問自己:

  • 最近一次,你感到與自己深深連結、感到平靜而完整,是什麼時候?
  • 那時候你在做什麼?你的心、你的身體、有沒有什麼特別的訊號?
  • 如果你想守護這份寧靜與連結,你可以開始做些什麼?又有哪些你該減少或放下的?

給此刻的你

還記得一開始的比喻嗎? 人生不是一張資產負債表,而是一座花園。

真正的富有不僅僅是財務上的自由,更包括時間、健康、關係和靈性的豐盛。

而現在,當我們走過了土壤、植物、陽光、水源與風,也許你會發現,富足這件事,不是某種你努力追求之後才會擁有的東西。 它更像是一種你願不願意持續耕耘的存在狀態。

走到這裡,我想,你的心中也許已經浮現某一個區域,正等待著你灌溉。

也許是一段等待修復的關係、一份渴望重拾的自由時間、一個需要關照的身體訊號,

或是,來自靈魂深處,一直在等待回應的渴望。

願這篇分享,像甘露,落入你內在的土壤。

祝福你持續善待、觀照你的人生花園,期待與你一同見証它的盛放。

滋養人生花園與內在空間 《心靈風水丨內在空間調頻》

訂閱靈感電子報,每月接收幫助你綻放豐盛的靈感真心話!